中医内科学双博士夏永良:咳嗽分八类 辨证才能准确施治_天天快资讯
近段时间,一些人出现了咽喉疼、干咳的情况,担心自己被疾病缠上。对于咳嗽久治不愈的中老年人,更是疑惑这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,能不能治得好。为此,记者请教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浙江省中医院)夏永良主任,请他解析咳嗽的来龙去脉。
(相关资料图)
地域之间有差异江南一带多为这几类
“这两年我已经很少咳嗽,得谢谢夏医生的‘灵丹妙药’。”记者联系上70多岁的叶大伯(化名)时,他的声音洪亮清晰。
2021年,叶老伯由老伴陪着来找夏永良看咳嗽。当时,他用大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进来后吃力地坐下。他告诉医生,自己咳嗽已有8年多,总感觉喉咙里有痰,痰咳出来又多又白。叶老伯说完,老伴补充,平时他手脚冰冷,天一冷,咳嗽就更厉害,但他又爱出门夜钓。
夏永良望舌切脉发现,叶老伯舌质淡红苔白,脉弦细,马上开出方子: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,7付水煎。第一次复诊,叶老伯欣喜地说,喝完这7付汤药,咳嗽竟然好了大半。当然,他也听取建议,停止了夜钓。夏永良叮嘱,停药后须关注气候变化,三伏天再来就诊,冬病夏治加以巩固。叶大伯谨遵医嘱,近两年咳嗽很少发作。
夏永良介绍,中医把常年咳嗽称为“久咳”或“久嗽”。说到这里,他给记者划了重点——“咳”“嗽”和“咳嗽”并不一样。中医把有声无痰称为咳,有痰无声称为嗽,有声有痰的才称为咳嗽。
在治疗咳嗽时,一定要辨证施治。一般情况下,中医将咳嗽分为八类:风寒袭肺、风热犯肺、燥邪伤肺、痰湿蕴肺、痰热壅肺、肝火犯肺、肺气亏虚、肺阴亏虚。按地域划分,江南一带的人比较容易出现第一、二、六、八类原因引起的咳嗽,其中,临床上又以第一类风寒袭肺多见。
如果根据“内”“外”来区分的话,第一、二、三类为外感咳嗽,即有发烧、流涕、恶寒等感冒症状,第四至第八类为内伤咳嗽,即没有感冒症状。
原因各不同辨证施治很关键
夏永良介绍,外感咳嗽主要由于外感六淫邪气所致,如在酷暑天,背后长时间吹着冷空调。内伤咳嗽则由饮食(吃得油腻、辛辣)、情志(情绪低落,心情抑郁)所伤,或肺脏疾病日久或反复发作所致。
如何根据症状找到咳嗽的具体原因?夏永良给出“细则”,可供大家自我筛查。
风寒袭肺:咳嗽声重,咯痰稀薄色白,恶寒或有发热,无汗。
风热犯肺:咳嗽气粗,咯痰黏白或黄,咽痛或咳声嘶哑。
燥邪伤肺:干咳少痰,咯痰不爽,鼻咽干燥。
痰湿蕴肺:咳声重浊,痰多色白,晨起为甚。
痰热壅肺:咳嗽气粗,痰多黄稠,烦热口干。
肝火犯肺:咳呛气逆阵作,咳时胸胁引痛,甚至咯血。
肺气亏虚:病久咳声低微,咳而伴喘,咯痰清稀色白。
肺阴亏虚:咳久痰少,咯吐不爽,痰黏或带血丝。
治疗时,中医会根据每个病患的具体情况用药。如风寒袭肺者,可以用三拗片合止嗽散,通过疏散风寒、宣肺止咳方法进行治疗。肺阴亏虚者,通常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,通过养阴、润肺、止咳等方法进行治疗。
“其实在咳嗽治疗时,中医除了直接治肺外,还会从整体出发,注意治肝、治肾。”夏永良补充。
两种病易与咳嗽混淆
预防从细节做起
“不少人容易把咳嗽和喘证、肺痨混淆。”夏永良说。
咳嗽与喘证均为肺气上逆,临床上也常有咳、喘并见的情况。但咳嗽以气逆有声、咯吐痰液为主;喘证患者则常常呼吸困难,甚至不能平卧。
如果是身体遇冷刺激或进食过快等产生咳嗽,一般经过休息,饮用温水后可缓解。但若在咳嗽时,伴有咳痰、发热、咽痛等症状,可能是由于感冒、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所致。
喘证与机体耗氧量过大有关,身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对氧气的需求,就会呈现出喘息,一般与患有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,过敏等免疫系统疾病,以及急性左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有关。
再说咳嗽与肺痨(即肺结核),虽然两者都会有咳嗽、咳痰症状,但后者为感染“痨虫”所致,有传染性,同时兼见潮热、盗汗、咯血、消瘦等症状。
普通咳嗽在治疗后症状会得到缓解,甚至不给予任何治疗,短期内也可逐渐恢复,但肺结核引起的咳嗽长时间无法痊愈,治疗时间往往需要长达半年以上。而且,肺结核通常会累及肺部,甚至可能会导致支气管扩张、毁损肺等相关并发症。
鉴于导致咳嗽的原因不同,预防咳嗽方法也有不同。大多数咳嗽是由呼吸道感染导致,夏永良表示,中老年人因为体弱,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,平时在生活中,可从以下三方面注意防护。
顺应四时气候变化。防寒保暖,饮食不宜肥甘厚味、辛辣、过甜、过咸,戒除吸烟、嗜酒等不良习惯。
增加机体抵抗力。适当加强体育锻炼,通过增加抵抗力、耐受程度,预防呼吸道感染,减少咳嗽发生和发展。
避免接触过敏物。如咳嗽与周围花粉、油漆或刺激性气体等过敏物有关,尽可能避免与之接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