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新视野】数十枚竹片刺入“生命中枢” “扫雷特战队”五一子夜上演生死时速
图说:上海长征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姜老伯做手术 采访对象供图(下同)
“竹子刺入枕骨大孔”!一次意外摔伤,将66岁姜老伯推到了死亡的边缘——一段长4.3厘米的竹子尖端,如标枪般从姜老伯右侧嘴角插入口腔,贯通咽喉,紧贴颈部大动脉、神经划过,直达枕颈交界处枕骨大孔腹侧,姜老伯生命危在旦夕。
“五一”假期,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(上海长征医院)紧急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的 “扫雷特战队”,历时4小时惊险手术,在生命中枢与颈部大动脉之间上演了一次“扫雷”行动!数十枚竹片成功取出,姜老伯幸运脱险。
(资料图片)
竹片压迫椎动脉与颅颈区 紧急展开救治
来自浙江江山的姜老伯,两天前在山上干活时不慎摔倒,右侧嘴角被一截开裂发霉的竹子刺中,直接插入寰椎与颅底交界处,与生命中枢“脑干”仅差毫厘,而距颈部大动脉仅有丝毫之隔,当即血流不止。
姜老伯一家人心急如焚,辗转多家三甲医院,不是被告知如此罕见、疑难、复杂颈椎竹子贯穿伤无法救治,就是节假日各项“资源”捉襟见肘,难以处置……几经周折,在专家及好友的推荐下,姜老伯一家来到上海长征医院。
医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,开辟绿色通道。接到急诊室电话,假日值班的“脊柱脊髓伤中心”诊疗团队立即到位,诊疗团队一边向患者家属反复告知病情危重、风险极高,随时有生命危险;一边紧急组织相关科室会诊,一场生死救援就此展开。
多学科专家携手出击 制定最佳手术方案
检查结果并不乐观,竹子成圆锥形刺入寰椎(第一颈椎)和颅底交接处,毗邻脑干、颈内及椎动脉,稍有异动,即可扰断生命中枢,生命堪忧。
图说:影像3D重建,精确定位老竹与脊髓、颈部大动脉毗邻关系
影像学提示,竹子并不光滑伴多枚碎片,合并有上颈椎椎管内硬膜外脓肿、咽后壁及舌根明显肿胀,此时患者已出现高热、寒战、呼吸急促等脓毒血症表现,随时可能进展为脓毒败血症、中枢性感染、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!
面对如此凶险复杂的伤情,骨科主任肖建如指挥救治,协调麻醉科、神经外科、急诊重症医学科、口腔科、耳鼻喉科、放射诊断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,制定最佳治疗方案,在详细评估讨论后,决定先进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,随后经口咽入路进行探查扩大清创并取出异物,并做好颈后路手术取异物的准备。
上演生死时速 4小时惊险“排雷”成功
寰椎(第1颈椎)与颅颈交界处毗邻控制人体“呼吸”和“心跳”的延髓生命中枢,一旦损伤,非瘫即死。
“排雷”第一步,如何精准锁定异物位置?由于时值“五一”长假,放射诊断科CT常备值班,而核磁共振也难得“在节日放假”,然而危重伤员却没有因为“放假”而“休息”!肖建如与放射诊断科主任萧毅沟通后,多位医生放弃休假赶到医院,抵达自己的战位,第一时间明确了竹子的精确位置,为制定手术路径、全面评估伤情打下了扎实基础。
“排雷”第二步,手术怎么做?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患者逐渐出现高热、寒战,咳嗽,咳大量黄色粘液痰,咽喉部水肿几乎压闭了食管,气管也被挤到了一旁……
专家团队排兵布阵:麻醉科李振杰副教授实施麻醉;耳鼻喉科值班医生先行气管切开,保证手术及术后气道通畅,强大的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,保驾护航。
“排雷”第三步,从哪里入路?多位权威专家反复研究讨论,最终确认经口咽入路,从咽后壁仔细探查伤道 “排雷”。
“五一”前夜,骨科主任肖建如、骨创伤病区主任卢旭华、骨肿瘤病区杨兴海教授等组成的 “扫雷特战队”登场。“超高难度”颅颈区手术任何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,紧张的气氛弥漫整个手术间。肖建如小心翼翼切开异常肿胀的咽后壁,分离血管、神经后,只见竹子露出了黄色的“尾巴”,此时术中监护仪显示心率急速下降,血压飙升,“注意手法轻柔、屏住呼吸、保护椎动脉、减少延髓颈髓刺激。”他沉稳地说。“特战队”细心分离竹片与邻近重要结构,耐心拔出竹片,放出上颈椎椎管内脓液。
刚松了一口气,大家的心又沉重了起来。原来数十枚“隐藏颇底”的小竹子碎片,散落在上颈椎管内及寰枕间隙,肖建如团队从短暂的喜悦中冷静下来,最终将“雷区”28块大小不一的竹子碎片成功取出!
图说:术中取出的28块老竹碎片
经过4小时鏖战,“特战队”成功完成超高难度拆弹手术,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无不激动万分。此时已是5月1日的凌晨0时32分……
“感谢长征医院多学科军医们放弃节假日紧急集结,用高超精湛技艺把我父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”。姜老伯的家人满怀感激地说。记者获悉,在临床、医技、护理等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伤者术后病情转危为安。
通讯员 王根华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